相關管理部門還要充分考慮

公共資源的合理配置、

勞動者權益的切實保障、服務邊界等綜合因素。

近日,廣東游客盧女士稱,孩子將兒童手表放入高鐵列車的紙質垃圾袋中玩耍,下車時不慎遺忘在列車上。次日上午,盧女士撥打12345熱線求助。兩名環衛工人花費4小時徒手在8噸垃圾中找到了手表。

7月13日,“2名環衛工高溫下翻8噸垃圾找兒童手表”等多個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環衛工高溫下花4小時翻8噸垃圾

幫游客找回兒童手表

近日,據媒體報道,7月1日下午,來自廣東深圳的盧女士一家乘坐高鐵從太原抵達大同。在列車上,孩子將兒童手表裝入干凈的紙質垃圾袋中玩耍,下車時不慎遺忘在列車上。

出站后,盧女士向大同南站派出所求助。由于兒童手表具備定位功能,經查詢發現,手表定位仍顯示在大同南站,盧女士判斷手表已被當作垃圾處理。

盧女士說:“第二天我們預約了去云岡石窟景區參觀,也不能‘追著垃圾跑’,便有了放棄的想法,可定位明明知道在哪里,于是有人推薦我們撥打市政服務熱線。”

圖片

大同市新城環境公司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與盧女士取得聯系,經追蹤,確定手表已隨垃圾進入中轉站擠壓箱,但箱內有約8噸垃圾,尋物難度陡增。為盡快找回失物,大同市新城環境公司緊急將垃圾轉運至富喬垃圾焚燒發電廠空地。

兩名環衛工人徒手在垃圾堆中翻找,4個多小時后,終于在堆積如山的垃圾中找到丟失的兒童手表。當晚,手表被送還至盧女士手中。

事后,盧女士曾發紅包感謝兩位環衛工,但被婉拒。

圖片

環衛工高溫下翻找垃圾

當地媒體:展現城市服務溫度

當地媒體對此事進行了報道,強調大同市從12345熱線響應到環衛工人執行的全流程高效協作,展現城市服務溫度。

大同市新城環境衛生工程有限公司也曾在自己的官方微信公眾號上轉發了當地媒體的報道。

記者注意到,轉發的其中一篇相關報道已刪除。

網友質疑此舉浪費人力

誰來心疼環衛工人?

新聞報道發出后,這一“暖心故事”遭到了網友的普遍質疑,認為“這樣的故事根本看不出來哪里動人,也不值得宣揚推廣”“這樣的行為有必要嗎?”“如果是人工耳蝸等關乎救命、要緊的工具還可以這樣做,一個兒童手表有必要這樣翻找嗎?”

還有網民認為,相比于一個兒童手表,環衛工高溫作業4小時的人力成本、垃圾轉運處理費用遠超物品價值。同時,上述所謂的“暖心報道”,無視基層工人的付出,高溫下徒手翻找垃圾存在健康風險,報道也未提及對環衛工人的額外補貼或防護措施。

事實上,網友們的質疑并非沒有道理。首先,從產品屬性來看,兒童手表并不屬于不可替代性產品或緊急必需品。其次,從勞動者權益保護的角度,雖然場地內裝有風機,但讓環衛工人冒著高溫在垃圾場中連續作業,此舉也值得商榷。

官方回應:此次并非特殊個例

“只要百姓有需求,我們肯定去做”

7月13日,記者就此事致電了涉事環衛公司的上級部門大同市城市管理局。

該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此前也有過幫市民尋找失物的先例,此次并非特殊個例,“這種事情是誰有需求,就可以去找,不能說值不值。做啥是值,做啥不值?我們認為這是我們該做的,應做的事情,不要把它放得太高,也不要把它放得太低。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們肯定去做。”

這樣為民服務的態度值得肯定,但相關管理部門還要充分考慮公共資源的合理配置、勞動者權益的切實保障、服務邊界等綜合因素。12345等城市服務熱線也應建立更科學的價值評估體系,如區分“緊急救命物品”與“普通失物”等,在滿足民眾需求與資源優化間找到平衡。這些考量才是檢驗一座城市治理能力的關鍵指標,也是政府提升便民服務水平的必答題。

來源:央廣網綜合紅星新聞、封面新聞、齊魯晚報、北京青年報、網友評論等

本期編輯:王志瑤 程茜 關靈子

編輯:丁驍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