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創新性推動統戰工作與優化營商環境深度耦合,通過構建機制創新體系、搭建資源整合平臺、升級精準服務效能等系統性舉措,打造出獨具北疆特色的“大統戰”工作新格局。并成功斬獲“2024 企業家幸福感最強市(區)”殊榮,實現了民族工作與經濟發展的雙向賦能、同頻共進。

構建協同高效“大統戰”體系

伊金霍洛旗將營商環境優化作為核心政治任務,通過重塑統戰工作機制、整合系統資源,構建高效協同服務體系。成立促進“兩個健康”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暖心伊企”服務民營企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推動服務模式從“被動響應”向“主動治理”轉型升級,系統破解企業全周期痛點。

強化思想政治引領,筑牢發展根基。旗委統戰部、旗工商聯通過“同心講堂”“網絡課堂”“實踐課堂”三位一體教育體系,邀請專家學者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題宣講,累計培訓民營企業家5000余人次;同步組織赴廣州、深圳、杭州等地開展靶向培訓近100期,參訓超5000人次,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度融入企業發展基因。

創新服務機制,破解企業痛點。選聘營商環境觀察員與社會監督員,制定《營商環境觀察員實施方案》,定期評估政策實效并動態修訂,切實消除政策設計與企業獲得感的“溫差”。

全周期賦能,加速項目落地。26名縣級領導牽頭服務專班,對口聯系79家民企及商協會,通過“我為企業找訂單”專項行動,為伊泰廣聯等企業促成訂單1226件(總金額1.2億元),打通本地產業鏈堵點。遠景項目能評兩天獲批,隆基、華景項目林草土地報批僅28天,施工規劃許可三日辦結,真正落實“簽約即落地、落地即開工”。通過“四圖調度+保姆式服務+點長制跟進”模式,混編專班“點線面”協同攻堅。在東方漫樂城、銅鑼灣廣場等項目建設中,協調解決規劃審批、用工保障等難題32項,推動“當年開工、當年投產”常態化。

多元協同治理,優化法治環境。創新“三官兩師一員”調解模式,打造“網格+”治理品牌。2024年成功調解涉企糾紛185起,勞動爭議案件同比下降43%,有力維護勞動關系穩定。依托“伊心志愿服務團”,組織黨外知識分子及新階層人士開展教育、醫療、法律等“同心服務”活動50余場,提供合規整改、知識產權保護等專業支持。

組織民營企業代表參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展覽館(溫馨 攝)

釋放招商引資強磁效應

充分發揮統一戰線聯系廣泛、資源密集的優勢,通過創新招商模式和平臺載體建設,實現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招商引智”的質效躍升。

“以商招商”新模式,成功舉辦首屆全國商協會會長走進伊金霍洛旗活動,邀請160余名商協會會長參與,與45家商協會締結“雙招雙引”友好關系。活動期間簽約新能源、現代服務業等項目5個,協議金額72.5億元,形成“引來一個、帶來一批、輻射一片”的磁場效應。

特色產業園區賦能,規劃建設烏蘭木倫湖南岸沿湖經濟帶,創新推出建設項目“標準地”7000畝、新能源項目“標準地”5萬畝。

營商環境榮譽體系,將企業家幸福感作為核心指標,連續兩年獲評“企業家幸福感最強城市”。這一榮譽成為招商金字招牌,帶動2024年以來新增市場主體約萬戶,全旗固定資產投資連續三年穩定在200億元以上,民間投資增速連續三年保持在20%以上。

在伊企會客廳與民營企業家交談(陳欣 攝)

賦能數字政企直通快道

通過統戰工作與數字化技術深度融合,建立了助力民營經濟發展的“智慧統戰”創新模式,有效破解民營經濟痛點,構建了從訴求響應到產業賦能的完整鏈條,形成了“大統戰+數字化”雙向賦能的實踐路徑。

數字化訴求響應機制。上線“書記旗長·益企辦”線上平臺,該平臺通過“137工作法”(1天受理分辦、3天見面核實、7天反饋結果),實現企業訴求“直通黨政領導案頭、穿透部門壁壘、破解政策堵點”。2024年上線后,企業訴求辦結率達100%。

智慧統戰平臺構建!巴囊良摇敝腔劢y戰系統集成信息收集、分析、處理功能,實時掌握民營企業需求,數據賦能精準服務。“蒙企通”政策直達平臺上傳政策文件12個,開展線上線下培訓60余場,覆蓋4300余家企業,實現政策“一鍵觸達”,減少企業信息獲取成本。

培育新業態增長極。建設10000平方米數字電商產業園,是鄂爾多斯市首個集供應鏈孵化、快遞分揀、智慧云倉為一體的電商公共服務集聚中心,目前已孵化出20多家本土品牌,100多家網絡店鋪。

始終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穿于民營經濟服務工作之中,通過促進“兩個健康”廣泛凝聚發展共識,伊金霍洛旗不斷鞏固深化“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思想根基,為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扎實的經濟支撐和廣泛的社會認同基礎。(溫馨 陳欣)

編輯:劉一晨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